第二针疫苗可以推迟多久打
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接种程序为2剂,《接种指南》指出,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首针与第二针之间的接种间隔时间应大于或等于3周,并且第二针要在8周内完成。
如果超过8周还未接种第二剂,则建议尽早补种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,补种完成第二剂即可。
新冠疫苗研发流程
疫苗研发的大体流程和周期,包括两个阶段:
第一个阶段是疫苗前期研发过程,包括获得免疫原(获得活病毒、分离相关亚单位、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重组蛋白或者合成相关的DNA(RNA))、免疫反应测试、动物保护测试、免疫原生产工艺(放大)优化、临床前毒理研究等环节。
第二个阶段是疫苗研发及注册过程,包括临床前研究、申报临床、开展临床试验,最后才能实现疫苗上市。
新冠疫苗接种禁忌
疫苗不宜接种的人群包括:孕妇、哺乳期妇女;处于发热期的人员;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的人员;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者;惊厥、癫痫、脑病、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;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、HIV感染、淋巴瘤、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等。
其他禁忌症还包括:严重的肝肾疾病、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、糖尿病并发症、恶性肿瘤;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;严重呼吸系统疾病、严重心血管疾病等。
儿童不能接种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(1)对新冠病毒疫苗或其成分过敏的;
(2)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;
(3)既往发生过其他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(如急性过敏反应、血管神经性水肿、呼吸困难等);
(4)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(如横贯性脊髓炎、格林巴利综合征、脱髓鞘疾病等);
(5)正在发热者,或患急性疾病,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,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。
其他禁忌请按照说明书规定,受种对象或家长也可咨询接种医生。
疫苗类型
中国正在使用新冠疫苗
中国正在使用的新冠疫苗包含一针、两针、三针三种不同的类型。三种疫苗各自特点:
只打一针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。通俗地说,腺病毒像货车一样,可以搭载新冠病毒核酸片段,将其高效地送到细胞内表达抗原,单针接种就可诱导免疫保护反应。
需要打两针的是灭活疫苗,这是大家熟悉的传统疫苗,它将活病毒灭活后作为抗原接种到人体,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最接近。
需要打三针的是重组蛋白疫苗,是将最有效的抗原成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来制作成疫苗。尽管这三种疫苗类型不同,但都是安全和有效的。
新冠疫苗第二针可以推迟打吗
新冠疫苗的接种时间是一个关键因素,第一针与第二针之间通常需要间隔3周以上,理想情况下在8周内完成。接种间隔对于保护效果至关重要,尽管可以适度调整,但应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,如延迟接种一般不会显著影响免疫效果。
首先,第二针并非必须严格准时,只要在第一针后的3周后至8周内完成即可。推迟几天接种是可以接受的,但切勿仅接种一次就放弃第二剂,因为两次注射能显著提高抗体阳性率和持续时间,提供更强的保护。单次注射的保护效果较低,大约60-90%,而两次注射则可达到90%以上。
其次,尽管疫苗不能提供100%的保护,但延迟接种一般不会影响免疫程序,只要在间隔期内尽快完成即可,无需重新开始。国家建议优先使用同一类型和厂家的疫苗,但若遇到疫苗供应问题,不同厂家的同种疫苗也可用于第二次接种。
总之,新冠疫苗第二针的最佳接种时间是根据规定保持在3-8周内,尽管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,但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保护效果,应尽量遵循推荐的时间表。同时,即使接种疫苗,个人防护措施也不可忽视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