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烟的危害有什么
近年来,市场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电子烟,由于电子烟并不燃烧烟叶,而是将液体汽化,所以生产商宣称吸入电子烟对身体是无害的。但事实是这样吗?
1、电子烟的危害
2014年8月26日,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布的关于电子烟导致的健康影响报告指出: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,电子烟的气雾中除了含有尼古丁,还有其他有毒有害、致癌物质。在某些品牌的电子烟中,一些致癌物和其它有毒物质的水平与普通香烟烟雾中的水平一样高。
事实上,目前对电子烟能否促进长期戒烟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,有关电子烟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,近期更有报道称吸电子烟反而不利于烟民成功戒烟。因此,不要依赖电子烟,更反对不吸传统卷烟者吸电子烟,特别是青少年。
2、正确的戒烟方法
吸烟是一种很容易上瘾的行为,烟草依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。研究证实,未经任何戒烟治疗的尝试戒烟者6个月的长期戒断率仅为3%-5%,能够戒断成功的人大多数都要花10-14次的尝试。所以,仅凭个人意志力戒烟(干戒)的成功率极低。真正科学的戒烟方法,需要患者意志力、专业医师辅导和药物辅助等综合戒烟策略。
说到药物戒烟,广大烟民可能对该戒烟策略深恶痛绝。事实上,药物戒烟只是综合戒烟策略中的一部分,并非所有人都需要使用药物戒烟;其次,服用药物戒烟时间很短,且疗程因人而异;最后,药物戒烟是一种安全、有效的治疗方法,人体对于药物并无依赖,因此,绝无成瘾性之说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一线戒烟辅助药物包括酒石酸伐尼可兰(畅沛),尼古丁替代疗法类产品和盐酸安非他酮,实践中,这三类药物的有效性得到证明,并得到广泛应用。
3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药物辅助戒烟可以有效提高戒烟成功率,并减轻尼古丁戒断症状的发生率和发作程度
电子烟到底有没有危害***危害程度如何
电子烟真的无害吗?其危害程度究竟如何?
当我们谈论电子烟的危害时,必须将其置于一个比较的框架下。诚然,任何吸入物,只要非纯净的空气,对肺部都构成潜在威胁。然而,与传统卷烟相比,电子烟展现出了显著的减害效果。据英国公共卫生部数据,电子烟的有害性比卷烟降低了惊人的95%。
中国的一项研究表明,2023年,上海交通大学的调查报告显示,超过68%的烟民在改用电子烟后,自感健康状况有所改善,其中18.6%的人认为改善显著,49.5%的人表示稍微改善。尤其在缓解咳嗽症状方面,使用国标产品的用户中有30.3%表示症状得到改善,而非国标产品的改善率仅为23.9%。其他症状,如咳痰、咽痛、牙齿发黄、口臭、口干、口苦等,也有所改善。
电子烟减害的关键在于其工作原理:它摒弃了燃烧,通过雾化技术摄入尼古丁,本质上是尼古丁替代疗法,这是世界卫生组织(WHO)官方术语“电子尼古丁传输系统(electronic nicotine delivery system)”的定义。
值得注意的是,可燃卷烟的焦油是导致人体最大伤害的元凶,而电子烟不进行燃烧,因此在无焦油的前提下,对人体的危害显著降低。美国疾控中心明确指出,对于成年烟民,从传统卷烟转向电子烟是可行的健康选择。
此外,电子烟产生的二手烟气溶胶由于粒径大且易沉降,其二手烟危害远小于传统卷烟,这进一步降低了周围环境的污染。
尽管如此,电子烟并非完全无害,它依然存在潜在风险,不能被视为完全无害的灵丹妙药。对于那些难以戒烟或不愿戒烟的烟民,采用电子烟作为减害工具,是国际公共卫生界普遍接受的“烟草减害(Tobacco Harm Reduction)”策略。
在探讨这类健康问题时,权威的海外机构如美国疾控中心(CDC)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和英国公共卫生部(NHS)提供的信息,通常更值得信赖。然而,国内电子烟的管理现状,可能影响了公众对电子烟减害认知的获取。
综上所述,电子烟确实减少了部分危害,但并非完全无害。对于烟民而言,权衡利弊,选择电子烟作为减害手段,不失为明智之举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