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脏骤停的原因是什么
心脏一旦发生骤停,会有猝死风险,所以平时应注意了解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,及时对因进行治疗。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非常多,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心肌疾病:
1、最常见的比如重症心肌炎或者是爆发性心肌炎,可导致心脏的骤停;
2、各种类型的心肌病的终末期,比如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的心力衰竭、肥厚性心肌病出现了流出道梗阻、大量心包积液填塞心包等因素,都可以导致心脏骤停。
二、心律失常:
1、病态窦房综合征,以及心室长间歇停搏,可导致心脏出现骤停;
2、快速且不规则的心律失常,如房性心动过速、心房扑动、心房颤动、心室扑动、心室颤动等,都可导致心脏骤停;
3、遗传性心律失常、离子通道病,如长QT综合征、儿茶酚敏感性多形性室速、短Qt综合征、Brugada综合征等,都可引起心脏骤停。
三、冠状动脉病变:急性心肌梗死、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发作,可导致心脏骤停。
四、其他:一些理化因素影响或特殊药物,可导致心脏骤停。
日常生活有哪些容易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
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心脏本身造成的,其中包括冠心病和心肌病,还有一些先天性心电紊乱等都会造成心脏骤停。不过心源性因素造成的心脏骤停比较普遍,这个主要是心脏本身病变导致的循环和呼吸问题,还有情绪的变化和精神刺激,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过度导致的过度呼吸,呼吸性碱中毒,异物卡喉、严重过敏等等,都会造成心脏骤停。
心脏骤停是不分年龄段的,不少人在发作之前并未有任何典型的症状表现,因此很容易被大家忽略。心脏骤停之后的几分钟是黄金救人时期,这时候的情况非常危险,需要采取心肺复苏和除颤的方式进行抢救,紧急送入医院,如果抢救不及时的话,很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。
一、心脏骤停的表现
1、大动脉搏动消失,血压无法测出来。
2、意识丧失后伴随全身抽搐。
3、呼吸停止或者是呈现叹息样呼吸。
4、瞳孔散大,对光反射消失。
5、心室颤动或者是扑动,心室静止,无线电波呈现一条直线。
心脏骤停本身是因为室性心动过速、心室颤动还有心脏停搏等恶性心率失常导致心脏无法正常供血,最后导致血液循环停止,机体各个器官的供血供氧缺失,最后出现严重的酸中毒和乳酸堆积。出现这些表现之后,可以采取一些护理措施进行救治,比如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方式。
二、心脏骤停的应对方法
遇到心脏骤停的患者时,先要判断一下患者是否有意识,可以先用双手轻拍下患者的肩膀,或者是在患者的耳边呼唤下对方,看下对方是否有反应们同事还要检查下患者的呼吸和心跳。也可以寻求周围人的帮助,第一时间拨打120的电话,让附近的人帮忙寻找AED。
检查完之后,需要将患者放平,放置在地面上,同时跪在患者的一边,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按压力量。然后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边,去除患者口腔内的呕吐物,这时也可以一边按压患者的胸部,在按压的时候要找准按压点,对患者进行胸部按压三十次之后就需要进行人工呼吸。
三、保护心脏的方法
心脏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,只要说起心脏病的话,大家都很害怕,毕竟心脏病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,发作时如果得不到急救的话,可能会威胁到个人的生命安全,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保护心脏。
平时可以多吃些还有维生素B的食物,能够调解心脏功能,维生素B类的食物挺多的,比如玉米、荞麦、燕麦还有动物肝脏等等。也可以补充一些叶酸,叶酸不仅可以保护血管,还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,平时也要多吃些绿色蔬菜,比如菠菜、花菜和莴苣。
任何事情都不能过量,对于心脏不好的人来说,平时不能剧烈运动,即便是正常人的话,运动也要适量,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习惯,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心脏的健康,避免发生意外。

